一種簡單的極座標推導

傳統上(?推導極座標微分的方法有兩個, 第一種是將單位向量以直角座標系表示[1], 第二種是利用微小變化的大概等於弧長的方式[2][3], 兩種方法都需要做一些圖,而且正負號都有夠難弄對的(? 這篇文章將提供一種簡單的方法,來推導一樣的結果。

極座標

在平面上,我們可以指定一個原點和 \(x\) 軸,即確定了一個直角座標系。 此時對於平面上的任何位置,其座標軸的方向都是相同的,並且我們可以用其 \(x\)\(y\) 座標來唯一描述該點。

除了直角座標之外,我們也可以利用極座標來描述平面。同樣在指定原點和 \(x\) 軸之後, 對於平面上非原點的任意點,我們可以利用原點到該點的距離 \(r\) 以及原點到該點之射線和 \(x\) 軸之夾角來唯一描述該點, 這時候,該點的座標軸會是從原點到該點的射線方向的徑向方向,

要特別注意的是,平面上不同的點其座標軸並不必須相同, 也就是說座標軸不再是不會改變的了。 如果有個質點,其受力以極座標描述只有徑向分量,不代表其受力方向不會改變,這取決於質點的實際軌跡。

直角座標的複數形式

在平面上的任何一點 \((x, y)\),我們可以用一個複數 \(z = x + iy\) 來表示。 而一個質點在平面上運動的軌跡可以在直角座標系中利用兩個座標 \(x(t)\)\(y(t)\) 來描述,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將其合併為一個複數 \(z(t) = x(t) + iy(t)\)。 利用複數的好處是,在微分時,兩個實部和虛部互相獨立,即 \[\begin{equation} \frac{dz(t)}{dt} = \frac{dx(t)}{dt} + i \frac{dy(t)}{dt} \end{equation}\] 因此,我們可以把兩個方向上的運動方程式 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F_x(t) &= m \frac{d^2x(t)}{dt^2}\\ F_y(t) &= m \frac{d^2y(t)}{dt^2}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 合併成一條方程式 \[\begin{equation} F(t) = m \frac{d^2z(t)}{dt^2} \end{equation}\] 其中 \(F(t) = F_x(t) + iF_y(t)\),雖然說這樣寫除了好看外大概是沒啥用處。

極座標的複數形式

眾所周知,\(e^{i\theta} = \cos(\theta) + i\sin(\theta)\), 而在引入 Euler equation 之後,我們可以將任意的複數 \(z = x + iy\) 改寫為 \(z = re^{i\theta}\) ,其中的 \(r = \sqrt{x^2 + y^2}\)\(\theta = \tan^{-1}(\frac{y}{x})\)

我們會立刻發現,我們成功將極座標的兩個參數塞到同一個複數中。 因此,我們再次嘗試直角座標系做過得把戲,假設有個質點的軌跡在極座標中為 \(r(t)\)\(\theta(t)\), 則我們可以將其軌跡寫為 \(z(t) = r(t)e^{i\theta(t)}\)(為了畫面美觀,以下推導我們省略 \(r\)\(\theta\)\(t\) 變數), 將軌跡微分一次之後得到速度為 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v(t) &= \frac{dr}{dt}e^{i\theta} + ir\frac{d\theta}{dt}e^{i\theta} \\ &= (\frac{dr}{dt} + ir\frac{d\theta}{dt})e^{i\theta}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 得到第一項為徑向速度,第二項為切向速度。 再微分一次得到加速度為 \[\begin{equation} \begin{aligned} a(t) = &\left(\frac{d^2r}{dt^2} + i\frac{dr}{dt}\frac{d\theta}{dt} + ir\frac{d^2\theta}{dt^2}\right)e^{i\theta} + \left(\frac{dr}{dt} + ir\frac{d\theta}{dt}\right)i\frac{d\theta}{dt}e^{i\theta}\\ = &\left(\left(\frac{d^2r}{dt^2} - r\left(\frac{d\theta}{dt}\right)^2\right) + i\left(r\frac{d^2\theta}{dt^2} + 2\frac{dr}{dt}\frac{d\theta}{dt} \right)\right)e^{i\theta} \end{aligned} \end{equation}\]

小結論

其中第一項為徑向加速度,第二項為切向加速度,和傳統方法得到的結果相同(廢話), 但在推導過程中不用作圖,只需要用到簡單的(?指數的微分,大概也沒什麼弄錯正負號的機會,很好喔!

感謝 PK 背書原創性(?

[1]
G. B. Arfken and H.-J. Weber,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physicists, 6th ed. Boston: Elsevier, 2005.

[2]
物理奧林匹亞國家代表隊選訓工作委員會, 2009年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國家代表隊選訓教材第一冊. 臺北: 物理奧林匹亞國家代表隊選訓工作委員會, 2008.

[3]
S. T. Thornton and J. B. Marion, Class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and systems, 5th ed. Belmont, CA: Brooks/Cole, 2004.